2015年7月5日 星期日

你必須要學會辯論


整理舊文章之際,發現了這一篇中四時候寫下的文章,題為《你必須要學會辯論》。我只是一個“玩過辯論的人”,然而我相信辯論帶給同學的影響是長遠的,我指的不是DSE,而是人生。全文如下:

隨著政改諮詢的展開,對於提名方法的討論可說是激辯連場。有人堅守原則,論證提名方法必須符合基本法。但也有人引經據典,力陳基本法規定的提委會如何漠視民主;有人堅持全民提名,但也有人駁斥其可行性太低。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底最後普選何去何從?撇除箇中種種政治因素與陰謀,普選方法的採納還要看誰說得公道,誰說得有理,誰的論述能令民心向背。然而在普選由提出、改進以致落實,都歸功於無數次理據十足的辯論。無論是普選這些決定社會潮流的大事,或是日常生活中的口角之爭,要解決分歧,你必須要學會辯論。

    辯論是什麽?辯論是一門結合語文、通識、說話技巧和邏輯思維的學問。口語辯論更是一種結合聲線、語調、眼神及肢體語言的藝術。在現實中,辯論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人們普遍誤解了辯論形同罵架,實際上兩者最大區別在前者基於禮貌與道理,而後者則無。辯論不一定需要實質的場地、評審與觀眾。當兩種或多種觀點有所牴牾,人們自然會以辯論以謀求共識。某種意義來說,社會就是你的觀眾,普世價值就是評審的標準。

辯論是一種社會生存工具。每次美國總統大選前,候選人必舉行一場電視辯論。民主、共和兩黨在辯論前會動員全黨做大量民調、尋找對手的政綱漏洞及翻查大量研究以支持自己的施政方針。為何一場辯論要如此大費周章?因為一場唇槍舌戰的電視辯論足以決定下一任的美國總統。更有人笑言成王敗寇就此一場辯論。這可見辯論能夠決定自己的命運。美國總統候選人在臺上巧舌如簧、各不相讓,為的就是成就自己。一個辯技了得的人,往往能夠在受到別人質疑、辱駡及挑戰自己觀點的時候舉一反三,捍衛自尊,從而在人群中脫穎而出,展現強者的風範。他或是領袖的人選,或是社會中的主導者。反之一個不懂得辯論的人,只會在受到挑戰時任人魚肉,一蹶不振。或成為政治的盲流,或淪為他人名成利就的踏腳石。連自尊都不能捍衛,談何改變命運?是故你必須要學會辯論,爲了捍衛尊嚴,爲了保護自己,更爲了在複雜的社會中生存。

辯論是現代人類文明的彰顯。未有語言與文字的原始時代,人們決定是非對錯只有一個方法——殺戮。謂“君子動口不動手”,當人類認清將紛爭訴諸暴力無異於禽獸、無助於解決問題後,非暴力的理性辯論應運而生,成為解決分歧的不二之法。法院上,控辯雙方辭鋒相對,用“舌頭”而非“拳頭”講道理,正體現了人類由暴力變成文明的轉化,辯論成了其中的催化劑。“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伏爾泰這一句至理名言,道出了一個現代公民社會應有的基礎,而這一基礎正正能夠在辯論場上得以體現。辯論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而是多種意見的大融匯。它賦予每一個人發言的權利和聆聽的責任。發達的民主國家允許議員就法案進行辯論,甚至允許平民與至高無上的當權者在公堂上講道理。正正是人類文明進步及社會公義的彰顯。反觀一個只有一種主流意見、沒有辯論可言的獨裁國家,是一個墮落沉淪的社會,可見於今天的北韓及昔日的文革大陸。因此,爲了體現社會公義,爲了保護自身公民的權利,你必須要學會辯論。

人們在做每一個抉擇之前,必會衡量其利弊。辯論正正是整理絮亂的論點的最佳方法。筆者曾聽說一些公司的管理層在作某一個商業決定的時候,會將員工分開“支持決定”和“反對決定”兩組,讓他們在會議上進行辯論。管理層除了能觀賞一場精彩的辯論外,還能從中獲得明智的決定。實際上,我們大腦經常會自我辯論,就自己將要作出的行為進行分析,量其後果,度其優劣,再決定是否採取行動。這賦予我們明辨是非的能力。例如每當你投票意向把持不定的時候。大腦便會進行辯論,以量度和比較候選人的政治理念與政綱,最後說服你應該投票給哪個候選人。每每遇到難以抉擇的難題時,不妨列出正反的觀點,再綜合、消化,在腦中演練數場辯論,問題或許會迎刃而解。

無可避免的是,有人將辯論變成政治化妝,蠱惑人心;有人將辯論化為攻擊他人的工具,作奸犯科。有人因為辯論而平步青雲;有人因為辯論而身敗名裂。所以在辯論之前,你務必要審時度勢,不要視辯論為挑戰權貴的利刃,而是保護自己的強盾。遺憾的是,在現實中辯論沒有絕對的公平公正。正反雙方持有不同的身份與背景。在不公平的情況下,哪怕你理據再充足、辯技再了得,也免不了落敗。不過在落敗之前,你起碼能夠彰顯自己的公義,維護自己的尊嚴,展現雄辯的風度,以氣宇軒昂之勢,敗一場漂亮的仗!


所以,你必須要學會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