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

關於讀書的兩三事

放榜前的十五分鐘,我抓著"考得最好的同學"的肩膀,待到宣讀我的名字,才為待發的眼淚開閘。你問我,我不會自嘲考得不好,但於我而言就是不滿意,畢竟和期望有一定距離(起初看見選修科的分數手震了頗久),所以心情用不到喜悅來形容。我相信我絕非孤例,在言談中,聽到許多類似的抱怨,這比起有意外收穫的例子要多很多。

我不是在說風涼話,分數只代表你考DSE的能力,而且僅此而已。這裡要用到舉例說明,英文虎報編輯2014年去考DSE英文卷拿了個level 4,而她是個native的文字工作者。同理,我認識一個英文高超到只有AM Price 才看得懂其文章的同學也失手拿5*而回。再說中文5**實則也不代表中文有多好。你看看龍應台的人生三書,沒有半點浮誇,但其文字卻能直達心靈深處,豈是一個5**了得? 好成績要結合天時地利人和,5**必定有運氣的參和,得失有時,何必過於執著。求不得與放不下,我看是佛家八苦中最苦的兩個,繼續活在陰霾,則必定錯過沿途美麗的風景。

放榜前一天的通宵晚上,竟然討論起了人生命題,諸如"讀書為了什麼"等空泛的題目。雖然會覺得這是陳腔濫調,但想一想又著實沒有認真思考過。

為了什麼? 我曾經絞盡腦汁的physics或許這輩子都派不上用場;我曾經倒背如流的ECS我看一生也不會再接觸;我曾經無法釋懷的Maths第十九題現在也已經不會在意。一切關於特定學科的知識,很多時候會成為時間的封印,在虛無中永遠保存。

為了什麼? 為了名利。這一點也沒錯,以最直接、最正當的方式去得到名聲與財富,為什麼要被人說庸俗呢? 有人喜歡淡泊名與利,有人喜歡站在風角浪尖,這是生活方式,無對錯之別。但名與利始終是會上癮的東西,要有足夠的修行才能把持。

為了什麼? 為發家致富,讓家人過上好生活。這是每一個人理所當然的想法,這是願望,更是責任。但如果這是唯一且是讀書最終的目的,那就永遠走不出追求名利的圈子,人生則永遠被勞役。這是必要的任務,但不是最終目的。

為了什麼? 不為什麼。你認真思考一下,讀書真的有所謂最終目的嗎? 吃飯為了生存,喝水為了止渴,讀書呢? 你有千百個讀書的理由,但仔細想想沒有一個能夠正中紅心。

待她話音剛落,我一個勁地翻開桌上的一頁試題,以凌厲的眼神鎮壓住它的聲名狼藉。這是我2016文憑試中文科真實選作的題目:

我在讀書中找到快樂

(註: 試卷題目為"我在____中找到快樂",考生需要自己填寫詞語)

在此之前,有千百個詞語在我腦海掠過。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就好像,外面的世界萬紫千紅、光怪陸離,然後倏忽轉身,找回我心裡最單純、最原始、最真實、最貼切的一個詞語。在這千萬分之一秒,我捉住了這電光般的靈感。

讀書為了什麼? 所有目的都是殊途同歸: 為了快樂。因為讀書,所以知性;因為知性,所以快樂! 你不會再因好勝而爭辯;不會再因為失落而自責;不會再因為逆境而屈服。在人如亂麻的街頭,你確實知道你是個讀過書的人,然後你相信自己不會盲從。在紛紛擾擾的時代,你確實知道你是個讀過書的人,然後堅守信念勇往直前。看事物的角度從此不再一樣,當別人看見烏雲密佈,你應該要看到遠方的星羅棋布。

凡此種種,不是單單"書"賦予的,而是"讀書"賦予的。在這風雨飄搖的六年寒窗歲月,受過的苦與作過的夢,讀過的書與同讀的人,如今亦收成正果。你還是你,我還是我,只是境界不同了。

"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讀書" 周恩來的這一句話,曾經在我腦海中翻滾好一段時間。是的,誰沒有做過夢? 誰沒有過萬人之上的壯志豪情? 那個妄圖改變世界的少年,你今在何方? 不是忘了初衷,而是歲月教會你內斂,僅此而已。

最後,我要和各位戰友說三句話:"感謝,抱歉和再見。" Last Day 我寫了一大段,那是和師弟妹及我的校園生活作別。Grad Day 我又寫了一大段,那是和學校與老師作別。Grad Day之後,好像再沒有官方的理由再聚頭了。原來以往聽校長演講的無奈,如今竟成為了一種唏噓。現在不道別,也應沒有機會了。

回看射雕處,
千里暮雲平。

再見!


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放榜前的靜夜思

夏蟬到沒有把我催眠。在這種夜晚,你知道萬千思緒將要來襲,很想睡到一切都結束,但輾轉反側到底也是無法入眠。我有再豐富的詞藻,也應該無法描繪這種惶恐的心情。

怕什麼? 怕輸。不是嗎? 歸根到底,一切恐懼的根源都是因為怕輸,怕輸給別人,怕輸給自己,怕拿不到入場券,怕要接受挫折。"Alan Lo算吧啦你,你怕咩?" 這大概是很多人都會對我說的話,或許你也聽過這句話,只是Alan Lo換上了你的名字。如果是自嘲,我看也無法增強自己的信心。說到底,我也不是一個很厲害的學生,加上這次考試完結後,我也清楚瞭解到有些科目失手了,有些也應該拿不到好成績。所以我怕,所以還是那句話: 考試前我是天下第一,完試後便要面對現實。樂觀地看,六年的風風雨雨、大小挫折,豈不又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沒有這種放榜前夕的怕,我看這不是一個完整的公開試。

如果真的跌倒了,我們又何去何從? 我忽然想到了龍應台: " 在我們整個成長的過程裡,誰,教過我們怎麼去面對痛苦、挫折、失敗?誰教我們去面對? 我有準備過失敗,但在真正到來之後,我知道以往的準備都是徒然。我知道人生有很多次出路,一次失敗並不是路途的終結。動聽的語言很多,帶有希望的事實也很多,但到底也無法觸碰心靈最原始的渴望。在人生的重要時刻,沒有誰能夠真正安撫你騷動不安的情緒。被淚水淹沒的綠洲,有誰來拯救? 到最後還是我們自己。但是你要前行,我們沒有時間等下一班列車。你若不勇敢,誰替你堅強?

最後是怎樣的道路,都不會是我們人生的終站。畢業典禮梅廣龍校友講的一番說話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This may not be your best choice, but you can make it your best choice." 回想起來,我們整個人生都是被安排的人生,精彩與頹廢、豐富與單調,是主角在既定的框子裡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畢竟,列車才剛使出總站,或許你在淩晨出發,但漫漫長夜總有破曉的時候,對吧?

在接下來的24小時,我們都會瞬間變得成熟。一年前的這個時候,我回校看放榜,那場面實在太震撼。我害怕得要命,恨不得這個假期無限次重複。刻下,我也希望這一切都是幻夢,明天只是平常的假期。但現實哪有這種兒戲,不撕下十二號的日曆並不代表你永遠留在放榜前的不眠夜。所謂的成熟,不過是你看到了別人的幼稚而已就好像我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接受新的航道應該先要學會放下所有幼稚的假想

我恨不得我有現在的記憶,回到天真爛漫的童年,好好活一次。然後我每年就會有完美的成績表、中文作文令Miss Lam捉不到一個錯字、不會再選擇理科、不會再被補習社騙錢,然後瘋狂打辯論、瘋狂上臺攞獎。數學卷不會忘記了寫步驟、作文不再離題、英文聆聽記得串FebruaryLS爆分做範文....在審判到來之前,容我痛快後悔一次。


明天九點,我們禮堂見。

2016年5月25日 星期三

我的遊記

我不知道遊記該如何入題,那就乾脆點,直接開門見山吧。十天的旅行,所看所想,耐心聽我道來。


大理古城、雙廊和麗江古城說白了也就是購物街,只是商店外墻用了青磚,店鋪名字用了木匾而已。而且商店的類型和產品款式無限重複,大概可以分為賣布料衣服的、賣非洲鼓的、賣沒有特色的特色小吃飲料的和賣精品裝飾的。像是一個熱鬧的迷宮,走不出這種重複。你知道腳下是有歷史的地磚,抬頭又是琳瑯滿目的現代化商品,這種矛盾不禁令人歎息和疑惑,我們到底在哪個時空? 話說回來,縱使古城過度商業化,漫步其中其實也有一番趣味。我們在租了幾輛電瓶車,騎車環遊洱海,海色抹去了時間感,海風吹醉了遊人。然後在雙廊的酒吧裡,半杯風花雪月啤酒就把我弄醉了,才知道自己酒量是"半杯必醉"。又在麗江古城的樓上酒吧裡,歌手們唱著帶普通話口音的"光輝歲月",我們就跟著唱了起來,想著現在是我們的光輝歲月嗎?






走過城鎮,迎來的是山水盛宴。麗江去香格里拉大概要七個小時車程,轉山而行,路途顛簸。卻說此行沒有長途車慣有的苦悶難熬,反而是風光處處,美不勝收。大山山腳以河流相連,河流邊處有人家,炊煙寥寥,如詩如畫。忽見一馬平川,遠處高山樹木郁郁蔥蔥,如果草木皆兵,這就是千軍萬馬,等待著號令從山上一瀉而下。城市不會看見這種遼闊美麗,高樓大廈看得多,越覺山水可貴或許是因為城市的侷促,眼下的風景,給予我一種要瘋狂奔跑、瘋狂吶喊的衝動我們只是蟻螻沒有土壤何處為家

睜開眼睛,已經是香格里拉,這裡是松讚林寺,藏傳佛教的清淨地,雄偉無比。寺廟頂部粉上了金漆,外墻掛上畫有圖案的深藍色大麻布,盡顯氣派。走上百級樓梯,窮盡千裡目,非凡! 然後環著寺廟前的拉姆央措湖漫步,可遠觀松讚林寺的堅挺。這裡有一段小插曲,在遊湖的期間有一隻白色的小狗一直走在我們前面,我們走到哪就跟到哪,然後我們乾脆叫這位狗導遊為"聖狗",他是熱情還是孤單呢藏族人對於自己的宗教比起中國其他任何民族都要虔誠哪怕是遊客區松讚林寺也有自己的規矩例如入廟一定要順時針走詢問當地導遊的說法是因為佛教的萬字符是順時針轉的但另有說法是尊敬佛的表現)、不能夠帶墨鏡和帽子等客棧老闆也提醒我們和藏族人交流不可以侮辱他們的宗教亦不能在他們面前作有違其宗教習慣的事情或許是這個原因,相比起漢族,藏族人在宗教的影響下都比較厚道、誠實,說話算數,豪氣好客(及后在亞丁藏族人請遊客喝酥油茶及吃奶糕)。



翌日陽光明媚,早上來到了普達措國家公園,或者說是人間天堂。以我的文字功力寫不出它的美麗,照片也說不盡它的風光。碧塔海、屬都湖、千山萬水好風光。高山松、杜鵑花、一草一木皆有情。大概是我見過最美麗的畫面。這種感覺,和亞丁的風光又有所差別。亞丁的顏色比起普達措多,雪山環繞,經幡飄揚。在亞丁的兩天都下著牛毛細雨,高海拔的寒冷對南方人來說是一種煎熬,但卻為亞丁帶來一種朦朧美。這裡是海拔接近四千米的地方,高原反應可以說是最為強烈。鼻子是無用的因為所有人都用口呼吸平路還好要是上坡上樓梯走三步就要喘大氣為了節省八十大元的觀光車票,我們喘著氣頂著疾風冷雨走了十幾里路,喝過藏民的酥油茶,走過寶石綠的珍珠海與廣闊無邊洛絨牛場,飽覽三大雪山,遺憾沒有堅持到牛奶海與五色海。景色醉人,就把所有的辛苦都忘了中國人很喜歡把景物賦予名字及意義或者加入故事元素來把死物演活。在普達措公園開滿了杜鵑花傳說在選舉花王的時候因為杜鵑高傲自負所以錯過了選舉的時間最後牡丹獲勝杜鵑一氣之下走上高原怒放才有現在漫山遍野的杜鵑花開亞丁每一座雪山都有神聖意義,好比一個個守護神,庇佑大地所以藏族人會拜山崇尚自然敬畏自然。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一場山水盛宴,此生難忘!





然後轉山轉了十六個小時凌晨兩點到了我們的最後一站——成都因為要面試的緣故,我只在成都逗留了半天,但無損這城市對我的吸引力不過對成都人生活的特色,是在來到成都之前已經聽說了,事緣我們在稻城遇到了兩位成都大學生(讀chem呵呵),還一起吃了頓晚飯。他們說到“少不入蜀”,原因是因為成都的生活節奏慢,愛喝茶愛打麻將,適合養老具體地說,就是成都人比我們早兩個小時吃飯,但完膳的時間和我們是一樣的此話不差,在寬窄巷子裡面的確有意無意見到成都悠閒的一面。寬窄巷子裡面大多為四合院茶館,中間設有舞台表演川劇,亭子放有竹造的桌凳,遊人們邊喝茶邊賞戲好不悠閒比起之前的古城,寬窄巷子更具魅力和特色,起碼沒有重複的店鋪圖案我買了一杯咖啡,裝作文青放慢腳步,要不是遊人太多損了興致,時間應該是停頓的



成都的交通比較方便,坐景區直通車十五分鐘來到武侯祠,即是三國時期劉備的陵園(說來奇怪,雖然是劉備的陵園,但卻供奉了各大三國名將)後期的加工的陵園鳥語花香瑰麗典雅漫步其中還是可以舒緩心神的重讀了一次出師表,會驚歎古人的節氣與風度,那個時候的政治要比現今清淨得多,君臣講究的不是金錢俸祿,而是心。要麼背叛要麼忠誠哪有現在五花八門的政治色彩但這並不代表古人沒有政治的智慧,經導遊介紹,說到劉備是個非常聰明的君主,可以體現在他托孤一事上:劉備知道劉禪無用,和諸葛亮說能扶持就扶持,不果可以直接取代其實劉備是在提醒人民如果諸葛亮取代皇位則會出師無名但這樣的道德教材,能美化就儘管美化吧。


前往成都的長途車中,一位大媽告訴我“能走遠就走遠吧,你們都是年輕人!像我這年紀去亞丁不容易。”盛年不重來,一日再難晨。曾經想過這個行程會不會太辛苦呢?然後又想到現在不去,什麼時候會再有能力去?出去走走吧,趁著年輕。這次行程勞某弄出不少大頭佛,在此要多謝各位豬隊友對勞某的關照,祝願友誼永固,此情不忘!

2016年5月1日 星期日

為什麼要讀中國文化?


常聽人說中華上下五千年,上古祖先留下來的文化根基就造了今日的社會。可惜放在現代的中國看來,這似乎漸漸成了一個虛無的口號。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會靜下來品味中國文化的學者越來越少,加之以新高中課程取消了中國文化科,古聖人遺留下的瑰寶更無學生問津。言及中國文化,好像是什麼高深的學問,然後你一定會問:為什麼我要讀?

在我看來,讀中國文化,其中最大之目的在於覺悟,從而修心養性發現新我。華夏大地,孕育出無數哲人聖賢,并隨歷史的洪流為民族的生命注入新的啟示與氣息,然後我族之文化根底越趨敦厚精煉。無論是哲學或禮俗,裡面蘊含的歷史元素都包含著中國傳統社會的種種智慧。研讀聖賢之智,可以反觀現代之生活,尋求為人的道理。孔子受到周公的啟發建立出流傳千古的儒學;王陽明龍場悟道建構儒學心學系統。凡此種種,皆說明文化的智慧並非一部死板且單向的書籍,而是有雙向的特性。讀聖賢之說,達至神交古人,斯友於古人,然後融會貫通,令自己有所體會與反思。諸如孔孟說的君子之道,道家說的無為而治,佛家說的清淨和諧。我所指的覺悟,不是明白一個問題的解決辦法,而是一種人生的智慧,所謂“知者不惑。” 籠統地說就是自身面對一切困惑和掙扎時,能夠有足夠的慧根解決當下。

其二是解讀社會。社會百態其實早已經在傳統的哲學思想裡面有所昭示。為什麼政府要滿足國民的種種需求?孟子說過:“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為什麼某些國家要封閉資訊?老子說過:“民之難治,以其智多。”讀歷史、讀文化,最大的益處莫過於鑒古昭今。孔子熟讀史書周遊列國推崇德治的理念;毛澤東讀《資治通鑒》以鞏固政權。中國之大人,無不受教於民族之源,它實則是一個維繫民族生命的寶庫,蘊藏著古人對社會、政治、科學、禮俗、習慣等生活方方面面的驗證與實踐,以文字記下必然之理。王陽明常常問自己:如果聖人處於我現在的境況,會怎樣處理呢?其實在理解中國文化的同時,必不可以和現實世界割裂,反而要代入現實世界,以古人的智慧看今人的種種,解讀社會,才能讀通讀懂,融會貫通。

其三是學習中文。要學好中文,先要理解“文史哲”不分家。要懂得字面的功夫之餘,亦要了解歷史的源流,還有懂得點哲學,寫出來的文章才有意境、有溫度。曹雪芹說過:“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看清世界,了解人情,才能令思想得以升華,從而寫出成熟、發人深省的文字。而中國文化恰恰能夠啟發心智,令讀者思維更加廣闊,乃至於下筆如有神,語例、史例信手拈來,洋洋灑灑寫出一篇篇好文章孔子要求學生舉一反三,顏回聞一知十。讀書人誠要腹有詩書,配合敏銳的思維在生活中感受中文在文字中體會生活

中國文化卷軼浩繁,絕非一本書、一本筆記能夠容得下。你手上的這一本此筆只擷取部分重要的文化概念,為本人備班文憑試的自擬筆記,及在試后有所修訂,希望你們能夠多加研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亦鼓勵各位不要只研習筆記,有時間多在圖書館閱讀相關課題,令自己有更加深刻的體會

此一筆記的完成要感謝本人高中三年的中文老師林少萍老師中六拔尖班導師袁鑑佑老師,及所有在中文學習上曾對我施予幫助的良師。在此附上張載名句以勉各師弟妹: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二零一六年五月一日

2016年3月30日 星期三

【Level 1 中文系列】中三級描寫文

題目:今天是學校旅行的日子,大家到郊外盡情遊玩,但是你今天的心情卻不愉快,無心玩樂。試以「今天是學校旅行的日子,郊外風光明媚,景致優美,我卻無心欣賞……」為開端,寫一篇借景抒情的文章。


今天是學校旅行的日子郊外風光明媚景致優美我卻無心欣賞

「政府正擬將部分郊野公園劃為住宅用地,以提供更多住宅單位,并就此展開公眾咨詢」昨日的新聞報道使我心有戚戚然,揮之不去。足下是香港著名的郊遊徑——龍脊,東望霧霞迎浪的碧海,西望高低跌宕的山坡,我實在不敢想象,這個自然的美景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一片硬邦邦的石屎深林。作為郊遊學會的一員,我對自然有一份由衷的欣賞,一份不竭的熱愛,但眼見當下香港人口密度越來越高,自然環境往往成了發展的犧牲品。每思及此,我便不禁生憂

「大家快看看!那些霧氣真是壯觀!」允行的叫喊打斷了我的思緒,我順著他的指尖望向前方:那是霧氣形成的「浪」,從山的頂端一瀉千里。正值春夏交接的季節,天氣潮濕,越高海拔,空氣濕度越高,加上海風送爽,白茫茫的霧氣隨著風向、順山坡之勢,從高而下迅速傾瀉。風猛時猶如一陣來勢洶洶的白浪,直奔而下:風弱時猶如一陣輕紗掠過,輕掃草木。在枝葉間穿梭的白霧,引來綠樹沙沙作響的和應。行山徑上的我們都定住了眼睛、屏住了呼吸,無一不被這眼前震撼的景象所吸引,猶如置身於仙境。我望著這白霧與山坡結合的山水油畫,心中由生出一種對大自然的佩服。

中國自古一來對自然的學問都離不開對自然的敬畏。道家曾言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自然為最高尚的境界,所有發展離不開自然。毫無修飾的自然環境正正是道家所述的「自然」不可或缺的一環,足見自然在古人心目中有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但敬畏之心由何而生?或許我眼前的一切便解答了這個問題。只有自然的鬼斧神工,才能雕琢出如此的美景;只有自然的精挑細選,才能結合白霧與高山的天作之合。毫無人為的修飾,毫無科學的污染,單純潔淨的美景卻叫人陶醉不已。難道這不讓人佩服嗎?但如今卻因為土地問題要破壞自然、征服自然,抹殺這眼前的一切,豈不是太過武斷、太過可惜了!

穿過白霧的迷茫,我們走到了山脊遊憩的草地,稍事休息。雖然刻下飄來牛毛細雨,卻無阻同學們玩樂的雅興。大家都紛紛拿出相機,把眼前的自然風景定格成永恆。或在草地上你追我趕,重拾久違的童真,拋開以往沉甸甸的壓力;或在倚著欄杆,俯瞰高樓林立的城市,一解學習時的煩操。我坐在草地上,泥土的鬆軟使人疲累盡消,細雨夾雜著草腥的清新使人格外精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望著眼前的景象,人與自然的交融的畫面,忽然又想起了蘇軾的名句,天下之大樂,其實就是這種自然與人的平凡適意。如果郊野公園的淨土化為灰暗的水泥,我們又能夠到哪裡放空心靈呢

其實人與自然本就是一體,先哲常說「天人合一」,就是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享受自然帶來的樂趣。金耀基先生曾經說過:「中國人對自然始於欣賞,終於相忘。」文化學者劉君燦也言「不特人與自然是相關相應的,更是血乳交融,渾然一體。」足見人的生活離不開自然環境,其為人類提供源源不絕的樂趣。我們之所以能夠忘卻時間快慢,沉醉于自然中,不單單是因為景色宜人,更因為我們與自然有一種難以言傳的締結。是故每每我們在郊野公園遊玩,都有一種心曠神怡、煩惱盡消的感覺。我嘴角不禁泛起了滿足微笑,是的,我想沒有人希望這些日漸失色的自然環境離我們而去,但人類往往迷失在破壞自然卻又擁護自然的諷刺中。

要把郊野公園發展為市區用地,是居住與環境問題的權衡。我感到悶悶不樂,是因為我是一個熱愛自然的人,對於執著發展郊野公園的方案感到不可理喻。犧牲自然,發展市鎮其實是在破壞我們與自然的關係,更可能令我們無法走出窒息的石屎森林。我不願看到生機勃勃的山水美景轉為阡陌交錯的公路;我不願看到鳥語花香的郊遊徑化為喧鬧的街道。犧牲自然應當是最後一著


微風掠過,我深深吸一口氣,涼透肺腑,擱置我的思緒盡情投入自然的懷抱里



Miss Lam: 
-內容與是否學校旅行關係不大,你需要細心研究自己是否完全扣題。
-感情表達上尚有不足,土地發展是眾所周知的現象,你“突然不開心”顯得奇怪。除非,你在文中提到對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感情。例如政府要剷平飛鵝山起公屋,理性上你明白無可厚非,但感情上你會強烈不捨。這個情況的心理衝突較為合情理。但凡論及任何一個郊野公園,便有所不及。

評分:6 7 6 6

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

2015結語

明天會開始寫錯日期,你看你潛意識都不想2015過去。

如果你能夠在我的句子中得到些啟發,我會很開心。我盡量不寫得那麼矯情。

學習兩三事:

我誠要接受,自己已經不是領先的赤兔,而是落後在主馬群中。希望我還能做一隻千里馬。

初中的時候曾經問鼎中原,現在可說是被發配邊疆。名落孫山告訴我:學業成績對一個人的意義就算不是成敗的彰顯,也必定是心理上的安慰劑和前途上的定向針。

因為名落孫山,我曾經有一段時間頻密地補習,之後明白:不要迷信所謂補習,過於信奉是另類的浪費精力和時間。特別是語文科,當一萬個考生都在背同樣的材料,會是怎樣的災難?

但我也認為,老師與學生也有"夾唔夾"的分別。直接不敬地說,就是教育事業裡頭,有一部分只是單純為了生活,有一部分有熱誠但不得其法。然而,不要埋怨任何人,就當這是命,勇者逆風而行,自己想辦法。難關越多,你越堅強。故此,有些科目如果我拿到好成績,我會很自豪。

古人每事問先生無可厚非,因為科技落後,獲取知識唯一途徑就是"問別人"。但21世紀,如果還是事無大小就問先生,那不是好學,只是另類無能。強人多用自己的方法找答案,因為過程會學懂更多。

曾經我也不喜歡學校的政策改動,但我從不讚同口誅筆伐。我相信每一位老師或是教育者,特別是觀中,不會以"玩學生"為原則,所謂的用心良苦有時會成了我們口中的十惡不赦。至於陸運會校長跟我說什麼? 一句話: 有些政策背後的原因是無法跟學生說的。說出來,你心服,不說,你對抗。我認同的是,佔中一代對權威壓根就是反感。

在自修室裡面,有人不是自修,只是在一個相對安靜的地方玩手機、寫紙條或小聲說話,我相信你不會犯。另一邊廂,有人專注卻漫無目的地用熒光筆塗鴉筆記、重複做一些他已經熟爛的數學、或專研一些不合出題規格的閱讀理解。你的時間不多,別浪費在這些東西身上。

中六來說,如果在有價值的課堂非常眼睏,就馬上睡! 失去十分鐘比起你釣魚失去三十分鐘來得划算。

說到中六,最大的事情除了考試就是畢業,這是小學之後人生最值得留念的里程碑吧。所以,盡一切可能感受僅餘的中學生生活。


關於生活:

如果問我以前玩辯論的心得,就是真實生活中千萬不要和人辯論。

我現在知道其實成長也有臨界點,那是你切實地知道要為自己人生負責。即是說你想入大學的動力不僅限於名與利。而是知道要對人生負責,你必須混入去。

學術以外,受到別人質疑要四兩撥千斤。因為質疑的有兩種,而且只有兩種: 第一是你沒有權威,第二是你的錯是必要的。

自大與自卑都是必要的,但對強者自大,對弱者自卑。還有,進入考場前要自卑,進入考場後你要無限地自大,堅信我就是第一。所以你放心加紙。

說到自大,這也分層次。最高層次的自大不是你表現得你有多厲害,而是登峰造極,但表現出你很不濟。大智若愚,可以是自大的最高境界。而目前我還是處於低層次。

聖賢的說話,很多人就懂得背去考試,僅此而已。我想孔子很悲傷。上中文拔尖班,我才知道中國文化要用起來才有學習的意義。

感觸大者為大人,感觸小者為小人,全無感觸者,則是人形而入於草木矣。感悟是發掘出來的才最珍貴,別人說出來你再感悟,其實缺乏了感受。景物影影綽綽,用心尋找感悟,生活便處處是風景。

以前會覺得很多事情都很容易。當童夢過去,慢慢了解現實諸多限制,就算脫韁,野馬亦不敢奔跑,放棄嘩眾取寵。反叛過後,騷動過去,方知難得平凡。就好像你從別人的身影里看見自己的故事,然後不忍直視,暗忖著:"原來我果陣甘低b!"

這一年,有很多人要感謝。這一年,有很多事情我說了沒有做,或者是想了沒有做。這一年,香港與世界動蕩不安,應該慶幸你我能在平安與熱鬧中度過除夕。

time for the cliche: new year new Alan Lo!

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晚 九龍灣M記

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Level 1 中文系列】音樂盒



案:作文為中文寫作班第一篇作文,亦是唯一一篇非手寫的。既然有文本,也便在此分享,希望能夠互相裨補闕漏,并附上評分,以供參考。值得留意的是,此類題型基本不會再出現在文憑試。

音樂盒

尚記得許多年前家裡附近一條小巷裡面有一位鑄造音樂盒的老伯。每次放學經過他的小鋪子都會駐足細看櫥窗裡一個個精緻的木製音樂盒,不時還傳出單純卻美妙的韻律。久而久之,我漸漸和老伯熟絡了起來。

有一次,他請我進去一窺音樂盒的製作過程。老伯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在案上打磨木塊的專注,只見他用尺子在木塊上比比劃劃,然後按照線條用那陳舊的切割機分割出形狀來。他說:“音樂盒的基礎在於木盒,木盒有助於銅片發揮,聲音通過木盒變得更加敦厚、有層次。為什麼用木頭呢?因為木頭是軟質材,可塑性強嘛!”後來,我切實地明白到什麼是可塑性,我當要是一塊木頭。

有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事”,人貴在能學,方能改變,繼而能進步。而人之所以能夠改變,那是因為我們有木一般的可塑性。人生是犯錯的累積,回想起小學到中學,都是從無數次犯錯中吸取教訓,就造成當下的我。被師長責罵做事馬虎,所以我學會了認真;被旁人冷眼而視,所以我發奮圖強。我記得在中六那年,因為考試的緣故,沒有時間理會父母,直到某日我見他們頭上白髮星疏,方當頭棒喝領略到孝弟之重。人生可塑,這是我們上天的一大餽贈,它賦予我們改變的力量。每一次經歷都把人打磨一次,就如由一塊無用的木頭變成音樂盒不可劃缺的主體。因為改變,我們變得八面玲瓏,處事圓滑。

"你看,這是用作發聲的銅片,有人說銅片很重要,那都是不懂音樂盒的! 其實每一塊銅片都是一樣的,一樣的切割,一樣的大小厚度,重點在於這凹凸不平的圓筒轉軸,靠著它才能譜出不同的樂曲嘛" 老伯把銅片安上,再轉軸,音樂盒的靈魂就此完成。後來,我才明白到他說的還是人生。

"人人生而平等"西方哲學家盧如是說。你和我生來都只有一個軀體,一個靈魂,一樣的生理設計,一樣快慢的日月流逝。我堅信上天是公平的,每個人生本來都是一塊平凡的銅片。哇哇著地,牙牙學語,誰也不敢說你將會有什麼的大作為。然而為什麼我們有大人與小人之分,有偉大與平凡的別呢?上天賜給你平等的軀體,關鍵在於你如何譜出生命的樂章。歌德曾言:“人生不在乎長度在乎密度。”人生之道就應當是充滿經歷,充滿闖練。說得具體一點,就是司馬遷遊遍中國編成史記;就是唐僧經歷七七四十九難取得西經。又或者是我們闖過文憑試的洗禮;乃至得到一次師長的嘉許。如此,人生才有回顧的樂趣。把它說得抽象一點,就是每一次值得自豪的經歷是那轉軸的表面上密密麻麻、凹凸不平的音符,轉動起來才有精彩的樂曲。不在乎轉動的快慢,在乎銅片掠過,那清脆動人的音韻。經歷越多,越是耐人尋味。

老伯把抹去音樂盒的木屑,把它遞給我:“這個送你吧!”我雙手接過音樂盒,欣喜萬分,連忙謝過老伯。轉動上鏈的手柄,我熱切地期待著這玩意會發出的聲音。

聽出來了。這也是我後來知道,那時手上的音樂盒,轉動的歌曲是宮崎駿的天空之城。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轉軸停止,一切回顧靜謐。

一切偉大的降生與死亡,只是人間匆匆一下閃光,輕歎人生苦短。道家智慧說到世間萬物都有它不可逾越的自然限制,即是所謂的“命”。人固然受制於命,是故人終有一死。但在曲終之前,我們能做什麼使時間不枉呢?如果要就此展開討論,哪怕也是眾說紛紜,到不如像孔子說:十五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簡言之,就是年青時奮力學習,考取功名,以某貢獻於社會;老來看破紅塵,隨心所欲,活得自在。生命短暫,我們來不及靜下來細膩,但在匆忙之中,尚有活得快樂的庸智。然而作為一個年青人,對前路充滿希望與拼勁,既然知道人生苦短,那就應當把握現在,豐盛將來。

如今老伯的小店已經不復存在,人去樓空,曲終人散。老伯的音樂盒,是否已經停止來轉動?而我的音樂盒,還是生生不息,持續地奏出樂曲。它有將何時停止?既然不知,則要活在當下,活好當下。



評分:

sir67
見解尚算獨到,能扣緊主題。

*注:印多了一份,隨手給了Miss Lam
Miss Lam49
中段邏輯出現問題。第五段論述不夠具體,無法有效呈現音樂盒和人生的關係。

*然後Miss lam又給予Miss Wo
Miss Wo64

很久沒有見到這些題型的作文,能夠貫穿音樂盒和老人,見解尚算獨到。